自卑是一种消极的个人评价或个人意识,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。自卑感的产生,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,而是感觉上的差异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,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。
自卑心理是如何产生的
1. 身体的缺陷较直接引发自卑: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,人们是那么珍惜它,以至于有人信奉“病残勿宁死”。可是又有谁能保证自己绝对不受疾病的打击呢?尤其是一些难言之隐,比如孩子长青春痘、尿床、貌丑等,都是直接引发自卑的原因。
2 .安全和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而引发自卑:在单亲家庭或父母感情不和孩子被忽视,往往表现出退缩、过分害羞、怕见人、畏惧社交等行为。
3.个人的尊重得不到满足:由于家庭境况、学业水平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,而有些老师也可能由于个人品质和好恶不同而鄙视学生,往往造成某些孩子的自卑心理。
4 .个人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:当看到其他人实现目标时多数人会产生自卑感。在青春期由于目标定的太高达不到时,就有一种受挫感,自卑心理会油然而生。
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自卑心理,自信地生活呢?
尊重信任他人
生活在人类社会中,必须与人进行交往,如果你对人际交往表现的冷淡化,这说明你对人的信任感和孩子般天真的直觉已被个人封闭毁灭了,因而你也不会从中获得应有的快乐,所以你要学会放松自己焦虑的生活节奏,努力去寻找生活乐趣,如:与初相识者打打招呼,和朋友娱乐一番等,使自己不至于走向封闭的深渊。
积极与他人交往
自卑者多数孤僻、不合群,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。心理学家认为,当人独处时,心理活动就会转向内部,朝向个人。自卑的人长期独处,心理活动的范围、内容就会变窄变小,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,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,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,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。当你积极地与他人交往,你的注意力就会被他人所吸引,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乐,心理活动就会变得开朗。
下一篇:没有了